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祀余杭候陈恽:洛村庙
洛村庙,原名天曹府君庙,也叫陈侯公庙,位于江南镇珠山村董坞里自然村东北,始建于南朝,已有 1400 多年历史,祀东汉末年征虏大将军陈恽。
陈恽,字子厚,东汉吴郡富春县桐溪乡(今属桐庐)人,富阳侯陈硕之子。曾任余杭县令,后官至黄门侍郎、征虏将军,封余杭侯。陈恽出身侯门之家,少时修得一身文武之功,很早就踏上仕途。余杭境内的苕溪,其上源为天目山。每逢暴雨季节,山洪就奔涌直下,因苕溪过于狭窄,常常泛滥成灾,甚至危及下游杭嘉湖诸地。
除治理苕溪外,陈恽又将余杭县城从溪南迁至溪北,并筑城墙、挖护城河,大大提高了县治安全。熹平四年(175),陈恽又发动民众在苕溪上建兴隆桥,更使余杭逐步成为商贾的聚集地。陈恽在任内为余杭百姓做了这么多好事,尤其是苕溪的治理,给民众带来的福祉难以言表。为感激陈恽恩德,便在南湖塘建祠以祀。余杭百姓,更是历千年之久不曾忘记陈恽。明宪宗成化年间(1465 -1487),又将陈恽与唐宝历元年 (825) 任余杭县令的归珧、宋宁熙八年(1075) 任余杭县令的杨时,合建“三贤祠”以供祭祀。足见人们对这位 为老百姓做好事、办实事的好官敬仰怀念之情。
洛村庙,为“三间两进一天井”传统式建筑,门前有宽敞的走廊,上覆廊檐;廊檐内悬挂“洛村庙”匾额,门上悬挂“古陈侯公庙”,边有小字:洛村行祠。进门后,一进天井中有香炉亭。二进上檐高挂“神目如电”匾,洛村老爷端坐于上堂神龛中,神龛上方又挂“为物不二”匾,供桌上有供品和签筒;两边侍立着文武判官。陈侯公庙自建成以后,曾多次遭毁,又多次重建,其香火至今不断。桐庐南乡人祭祀洛村太公由来已久,善男信女虔诚地参拜,表达了普通百姓对历史上做好事、办实事及清廉、有功德的好官由衷地敬仰,和行善积德、赐福免灾,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!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